事件营销有5个原则,即相关性原则,规律性原则,风险性原则,立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当然,有的事件营销在品牌传播效果上做的非常好,而有的则受人鄙夷,所以低投入不代表低俗,高回报也不代表着高调,事件营销这件事还是慢慢品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1、事件的“度”
事件营销的目的无外乎吸引用户注册、吸引用户的流量、吸引用户的购买以及品牌的传播等等。因此首先我们需要想的是做成多大的场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事件营销的承载者不同,它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不同,像是刚刚兴起的小品牌,在做事件营销时一定会遵循“短、快、广”,故而时常出现色情或是低俗的情况,而大品牌在这点上虽然也有但毕竟是少数,它们在讲究品牌建设时多注重的是事件后的品牌影响力。
所以无论大品牌还是小品牌在决定要做事件营销时,都应该遵循“度”,这个度决定了品牌的调性。
2、事件的分类
事件的内容是整个事件营销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营销成功的概率。内容的策划则需紧密的契合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事件营销由人、物、景,事组成,而在策划时首先要清楚想要突出的点,如果是人物,可找明星或是网络红人,如果是景,则需要视察好事件进行的场所是否可行。
比如汪峰求婚的无人机以及布景的玫瑰花,黄晓明和Anglebaby结婚前策划的钻石戒指,或者是如吴秀波在主演《离婚律师》大火后,他所代言的品牌联名策划的传奇过往事件等等。当然寻找明星或是红人对品牌也有一定的风险,谨慎而行。
同时做内容时也可以遵循节日或是礼仪,如脑白金,“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虽然广告low了一些,但因为过年有拜访亲朋好友这样的传统习俗,也是很快将一个全新的品牌打入市场。再比如士力架,以“饿”为基准的事件营销形成了“饿=士力架”,成为巧克力产品行业的一匹黑马。
当然广告是很容易让人们排斥的,有条件的企业在事件营销中,可以选择广告做头阵,然后再配合广告主题做营销,无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礼品积分或是线下活动去接触目标受众等。
3、目标受众
一般来说,在进行事件营销时,如果品牌不是大众产品,就需要花心思去研究一下目标受众群体,再决定活动的场地或是内容。这样即省预算,也可以有效达到预期目的。
例如车企在做事件营销时,需要找准产品的特性即可购买能力的人群,有针对性的去传播品牌;BAT公司更多的选择70、80、90后等中坚力量的消费群体;电子竞技选择男性群体;服饰美容选择女性群体等等。
目标受众的选择也是为了避免营销无用功的出现,毕竟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分类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4、KOL的传播
在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后,来到了最关键的点,如何传播?怎么传播?什么时候传播?事件营销最怕的就是还没有开始就石沉大海。因此想要更多的人知道就需要借助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媒体传播——自媒体。
尽管近些年自媒体发展不尽如人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站在变革下的自媒体依然有它发挥作用的地方,许多疯狂在社交圈传播的营销事件也都是通过他们发声而火起来的。当然如今的自媒体已经很懒了,内容的完整性还需要企业自己去把控,不要将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策划案一经发出就变成遭人嫌弃的广告案。
因此,寻求省事且有钱的企业可直接找他们合作,预算有限或是聪明的企业则可以花大把时间和精力通过接触、了解、互动等与他们产生关联,这样如果你能做出一个吸人眼球的好事件,一定引来他们无条件免费转发。
5、想要炒作但别涉及竞品
有人说,几日前的东风日产和恒大的纠纷案是一场共同策划的营销事件,但也有人说,如今都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所谓的纠纷案了,但愿这次是真的。的确近些年基本上80%的企业纠纷和撕逼案打着打着就和好或是鸟无音讯,这多少让大众的心里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而这种屡见不鲜的炒作形式如今充斥着各行各业,这里就不多举例了。纵观近些年的炒作事件佼佼者不难发现,其实品牌拿自己炒作这件事并无不妥,毕竟这是个需要吸睛的年代,也会取得一些效果,然而一旦牵扯同类竞品,虽然声势浩大,但多数品牌也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像是神州专车撕逼Uber,京东状告天猫等等。
尽管事件营销并非是一个偶然,但有心的人一定会好好运用使其成为偶然,这样或多或少的不会显得那么尴尬。
来源:广告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