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把乐带回家》系列微电影的忠实粉,终于看到了16年的作品!反正不管你们哭没哭,我是先哭为敬。
一句话评价放在这儿,百事选了个好故事,是个猴年很棒的故事内核;虽然和品牌联结有点牵强,但绝对会是一个受欢迎的微电影,同时应该也能拉得动销量。

关于为啥是个好故事,主要是六小龄童这个点太好了。一在中国人过猴年这个文化语境中提到六小龄童真的很动人,二确实从来没有人讲过这段事儿。我觉得换个品牌来讲这个故事一样讲得好,就因为故事本身无可挑剔。从情节上来说,有各种亲情牌和回忆杀,再加上戏曲精神、中国人的传承观念、六小龄童作为一个演员的敬业精神,都是往泪点上戳的猛料。我印象很深的是那句话外音,“有些人一站上舞台就下不来了”,就这一句话里,包含了多少故事大家自己去咂摸。从拍摄手法上说,故事主体都是在以六小龄童的第一人称记叙,我们初中语文课就都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而且故事节奏有埋点小高潮不断,很吸引人。
要让我挑毛病的话,就是和百事的品牌相关度太差了。这是个好故事,被百事讨巧拿来用了而已。还是那句话,如果百事不用,别的很多品类和品牌都能用,一样能拍得叫座。
(片尾看到李易峰出场和六小龄童对话,本来想说的是欢乐的传承,但我一下跳了戏,哎这是《老炮儿》吗……)
我在前面看的时候一直在想,百事会怎么把故事圆回来。反正最后看李易峰那段的场景,觉得圆得很刻意。最后出现的那句话「我们把快乐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是为了让更多人把快乐带回家。」生硬地完全不知道是什么鬼……

不过今天还和朋友聊起来,说从业者看广告会有很深的「障」。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去看品牌是怎么讲故事的,看brand relevance,但消费者其实看广告,尤其是这种打emotional benefit的广告的时候,其实想法非常简单,“我被你的广告感动到了,我就会喜欢你的品牌喜欢你的故事,就会去买你的产品。”
所以根据消费者目前的反馈来说,还都是认可了百事。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
猴年纪念罐做得太好看了呀!!
冲这个罐子我就认了你这个Campaign做得好!

我有一点疑问的是,16年百事把《把乐带回家》系列故事融入了这么浓的传统文化元素,会发现和前几年的故事完全不同,不知道到明年后年,它的故事打算怎么讲呢?
最后希望所有品牌都能挖掘出这么动人的好故事,毕竟所有品牌人本质上还都是个“讲故事的人”。over。
——
12.30更新。
我就说能火吧,百事这次真是押宝押中了赚了。火是必然的,只不过让百事抓住了这个偶然。一晚上时间百事中国微信公众号自己推这条微电影的文章已经10w+了。

来源:梅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