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问:市场部为什么要和广告公司撕逼?很多人一时都回答不上来。
然而如果问题变成了:市场部和广告公司每天都在撕些什么?那些人马上就可以叨逼叨个不停。
当你邻桌的市场部小伙伴捧着电话眉飞色舞的时候,他们都在和另一头的阿康狗(agency account)们,究竟在撕些什么鬼?
是对国家政策的不同解读?

对十年品牌经营理念的互不认可?还是对竞争格局深度解析的意见相左?
不管怎样,花这么大精力撕逼,必定是些高大上的大事。
然而事实是,每天在无数办公桌前,甲乙方之间沟(si)通(ge)工(bu)作(ting)的电话会就各种哪怕是屎壳郎都不屑多看一眼的细节进行讨(dui)论(zhi),直至双方全都精疲力竭,连推屎球的力气都没。
究竟是什么样的话题如此魔性?今天,就让猫哥带领诸位小伙伴们,感受一下这群估计上辈子互相没还清债的冤家们,凑在一起后到底钟情于撕哪几种逼:
1、反覆无常 设计撕逼

有一种爱,叫责罚;有一种恨,叫logo放大。
在市场部,每个新人都要面对这场经典战役,迫使广告公司将你家logo放大。
只要撕赢了,你就能获得鲜花和掌声。
差不多像这样

让我们来看看在设计上,市场部和广告公司究竟是怎么在这种鸟事上撕起来的:
“logo放大”
“字体大一点”
“字体再小一点”
“主色调给换一换?”
“辅色调再给换一换?”
“字体大一点,主色调再给换一换?”
“字体再小一点,主色调副色调都换一换?”
“副色调再换一换,字体再大一点,logo再放放大?”
“logo再变变小,颜色再换一换,字体再小一点,solgan往左挪挪?”
“solgan往左再挪挪,字体再大一点,副色调再换一换,字体再小大点?”
“...用回第一稿,logo放放大”
每一次改稿,双方都会来一番论战。基本上一圈玩好,他家的设计师就是这样的:

正是在这样的无限死循环中,双方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当阿拉斯加的鳕鱼跃出水面、梅里雪山的金丝猴爬上树尖时,这帮孙子正在就logo放左边还是放右边这样的问题上撕到高潮迭起,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logo会说话,一定也会忍不住:你们把老娘放大缩小搬上搬下,你们考虑过老娘的感受嘛!
设计上撕逼的根源,在于审美观的不同,对品牌调性解读的差异,以及需求的不一致。
但不管怎样,下次再遇到你家阿康汪不想改logo的情况,就丢给他们这张图吧:

2、你死我夺 预算撕逼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手里拽着2块钱,你偏说那是1块。
创意值多少钱?从来没有一个标的。设计又值多少钱?也从来没有一个标的。这就是撕逼的起源。
作为撕逼的兵家必争之地,预算的每一次让步,对于乙方来说都是赤裸裸的利润损失,而对于甲方来说则是赤裸裸的绩效损失。
对于预算的撕逼是常有的事,一开始大家都会克制自己并保持专业性,虽然气氛有点紧张,但有些人还能笑得出来:

没多久后,就会有人先忍不住了:

这个人很可能是甲方,但我想乙方内心应该不止演绎过三百次同样场景。
基本上是这样的

再然后,这样的谈话就和一群大妈在菜场里为三根葱是便宜2毛还是3毛而争论不休没啥区别。
虽然会后大家很可能是这样的:

但大家内心里大概是这样的:
小样儿看我弄不死你

预算撕逼的另一个版本是关于“这东西要不要收钱”的争论
当乙方看到甲方这副表情时:
内心通常是复杂而波涛汹涌的

这可是一场硬仗,因为每一场这样的撕逼中,乙方都要面对一半真不懂为什么要收钱的甲方,和另一半装不懂为什么要收钱的甲方。
不管是哪一半,总之,都不太好对付。
后来,为在气势上取得优势,乙方玩起了套路,比如所谓“群狼攻势”

至于效果嘛...呵呵
3、唇枪舌战 数字撕逼

有没有这样一幅场景,分外眼熟:

乙方:报告显示,贵司产品的消费人群,年龄层在25-33岁之间。
甲方:我们内部数据和门店负责人反馈的年龄层比你们的大多了!合理吗?
乙方: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XX产品在渠道的铺货率下降了8个百分比。
甲方:我的产品卖得那么好,铺货率却在下降,合理吗?
在数字与现实之间,似乎总有那么一层结界,让大家烦恼不已:到底踏马的听谁的?
于是撕逼开始,较之前两种,数字上的撕逼旷日更持久,言辞更激烈,毕竟这种近乎打脸的情况会让很多甲方誓死捍卫自己的权威和经验。
但是乙方也不服啊,老子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数字,你一拍脑袋说是错的?然而他们能做的只能YY。
比如这样

于是流程开始了:
一群人先把原始数据从不知道哪张已经积灰的Excel里翻出来,看看有没有错误的数据;
然后所有公式都会被展示出来,一个一个检验;
有时候,做PPT的底层工作者也会被老板叫来,显然他们中的大部分被叫来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

一般这样的撕逼扯上把个小时,最终多是甲方获胜,毕竟花了钱买回一堆打自己脸的数字,实在说不过去啊!
4、七擒七纵 感觉撕逼

对于乙方而言,最痛苦的不是熬夜赶方案还订不到外卖,而是“感觉不到客户的感觉”。
让我们来看看,广告公司都收到过哪些感觉:
食品版:“美味的感觉”
奢侈品版:“高贵的感觉”
汽车版:“激情的感觉”
电商版:“让人想马上掏钱的感觉”
此时乙方的表情应该是这样的,但还有更奇幻的感觉等着他们

并附史上最磨人感觉TOP3
“高大上的感觉”
这种感觉旨在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让他们买了以后也感觉自己高端洋气上档次。
“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
这种感觉旨在激活消费者体内的荷尔蒙,让消费者情不自禁想买更多
“就是那种感觉”
这种感觉旨在让乙方小伙伴跳河、跳海或者跳江
很多乙方的阿康都是女生,收到这样的brief,真心让她们觉得受到了现世报。
看看!平时让男人们猜你心思,得到报应了吧。

然而在另一头的市场部,同样是一脸委屈,要是我能自己搞出来,出钱找你做啥?
市场部和广告公司还会撕哪些逼?其实数不胜数。但俗话说得好,小撕怡情,大撕伤身,适度撕逼有助于舒活筋骨激发灵感,往正面来看,实在是大好事一件。
毕竟人间自有真情在,讲道理的甲方市场部毕竟多:实在撕不过咱,大不了擦干眼泪,来杯咖啡,偷偷对着咱甲方做做这样的鬼脸:

我们也是不care的!
来源:营销师
(普勒公关:传播创意与热点解读,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planpr)
(普勒公关:传播创意与热点解读,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plan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