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是一个源自古代、在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个称谓,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现代“名媛”亦有时尚界及名人界之有名及社会有钱人士,包括归国富家女子等,或是凭自己努力所赚取的地位。
“名媛”这词,是女性进入上流社会的一个代名词,是女性集财富、才华、声誉与美貌的象征,是对女性一种成功意义上的肯定。但最近有一篇名为《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名媛观察者》的文章引发热议,在那几天里,我相信很多人都被“上海名媛群”的瓜刷屏了。
文章大概讲述一个人花了500块加入某“上海名媛群”,原以为能和富婆畅聊奢饰品、分享人脉资源、结交金融精英,半个月后却发现像进了高级版的“拼多多群”,几人甚至几十人拼单购买下午茶、豪车或五星级酒店等,每人只需几百不到就可以拍几张高贵的照片,展示看似自己精致的生活。在后真相时代下,网友关注更多的不是真相,而是对情绪的宣泄。文章一出立马引发全网的关注,众多吃瓜群众首先的关注点并不是事件的真实性,而是针对“名媛”倒出一片的冷嘲热讽。
(以下来自文章的部分热评)
“原来所谓的名媛是这样的啊!”
“富婆的生活原来是拼夕夕?!”
“什么名媛,不过是假精致的捞女”
“我和白富美只差这一个字,拼!”
抛开对事件真实性的探讨,“名媛”在大众眼里从以往代表在社会名流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变成了虚荣、虚伪而又可笑的面具人,大众在玩梗的同时,上流社会的名媛们正式被污名化。
污名化是指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标物。污名化通常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放大某群体的个别特征,使这个特征变为负面的;其次,把这个负面的群体特征放大到所有的这个群体当中;最后,只要一个人处在这个群体里,也会被冠以有这个负面特征的名誉。“上海名媛群”事件的发酵,网友的一阵狂欢导致‘’名媛‘’被污名化,所有的名媛都会被质疑身份的真实性,并被带有有色眼镜去揣测,无论这个名媛是真名媛还是假名媛。
拾起对事件真实性的探讨,事件中被提到的上海丽思卡尔顿等酒店自述未发现拼团订购多人入住,40人在一个房间里轮流拍照,60人合租一辆法拉利等虽没有被指虚假信息,但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我想这就需要网友自己的判断了。
无论是假是真,文章中提到的‘’名媛‘’并不能代表所有在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的女人,对那些享有精致生活女人的质疑,何尝不是一种对她人的嫉妒之疑?假设对方确实有能力享有,不应质疑上升至对她人人身攻击。假设对方是“伪名媛”,那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就像我们身边生活乱糟糟的小A会在朋友圈晒出刻意摆出的精致生活,或者是月薪5K的小B省吃俭用买下3W的包包,这均属于个人的追求,并没有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们都拥有包装自己的权利,为何不允许她人对自己能力或外表的包装呢?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爱。
从停止嘲讽开始,让“名媛”这个词依然是美好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