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制度
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是指国家机构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或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一项社会活动。
新闻发布会制度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桥梁,对协调政府与传媒、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闻发布的流程
新闻发布的流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赵振宇教授认为,新闻发布的程序规范大体上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新闻发布的价值前提。即明确新闻发布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新闻发布的一般意义是为公众提供信息;让公众了解和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树立自身(政府和企业)形象;相互沟通、理解、支持,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新闻发布的事实前提。即新闻发布的事前准备和过程运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事实前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助于处理各种情况的熟练技术和知识;二是有关在特定场合应用熟练技术的情报。新闻发布的事前准备包括汇集信息,准备材料;熟悉政策,统一口径;选择合适的发言人和主持人;确定邀请媒体和记者;制定会务程序。
第三,新闻发布的时间程序。在新闻发布中,要特别注意对时间的把握,认识时间、珍惜时间、恪守时间。所谓认识时间,就是掌握时间的本质和特性,从价值前提上把握时间的真谛。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它反映了物质存在和运动发展的一种状态。所谓珍惜时间,就是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而加以珍视、爱惜、节省。所谓恪守时间,就是遵守时间的规定性,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运动、完成某项规定性的工作或任务。守时是保证新闻发布会科学高效举行的前提。
第四,新闻发布的空间程序。新闻发布会会场的选择和安排至关重要,发布会场的选择会对传播效果产生“放大”效应。在保证传播效果和不影响危机处理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场地。如 2008 年 5 月 24 日,中国政府邀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程走访慰问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镇,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的现场提问,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新闻发布的效果评价程序。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完善和丰富,新闻发布将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种常态工作。加强监督,及时反馈,积极整改,是保证该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
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的中国式定义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相近的美国式定义是“新闻发布官-新闻负责人”,但其英语原文press and public relation officer-press and public relation chief,直接外化了“公共关系”的目标指向,而中国式定义则没有突出实际存在的公共关系之诉求。
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制度(Press Spokesman System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新闻发布制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就某项重大事件或政策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者约见记者,发布新闻或阐述所代表的政府、某个社会组织的态度立场,并且作为部门或某个社会组织的代表回答提问。
新闻发言人制度(Press Spokesman System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新闻发布制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就某项重大事件或政策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者约见记者,发布新闻或阐述所代表的政府、某个社会组织的态度立场,并且作为部门或某个社会组织的代表回答提问。
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要功用在于,通过及时向公众通报相关重要信息,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实现。通过及时主动地发布新闻、信息,在舆论引导中把握主动权、减少不利报道。通过及时准确地公布各类信息,阐述政府或组织的观点立场,树立良好的形象。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2003年SARS疫情爆发后,从2003年4月初到6月24日,卫生部连续举办了67次新闻发布会,是举办新闻发布会最密集的时期,也是全国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标志。
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的意义
第一,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公众的民主权利。知情权指的是民众享有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权利。而新闻媒介对政府行为的报道就成了公众享有和行使知情权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新闻媒体获得和传播国内外信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的重大事务、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尊重和保护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和反映真实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获取知识,参加娱乐,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公众的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权利,是实现民主权利的基础。
第二,引导舆论,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摩擦。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借助媒介平台与公众沟通,为公众提供信息,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获取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成为现代高效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式。新闻发言人可以协调政府机构想要在相对保密的环境下工作的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要求充分披露政府信息之间的冲突。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种有限的信息源,作为一种润滑剂,协调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舆论。
第三,促进政府形象的建设,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政府形象是公众进行评价的,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是根据公众的赞赏度来衡量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综合体现;是对政府共同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实践,它本身就体现了政府的开放形象。政府的开放程度影响到公众对于政府的廉洁、勤政、效能等程度的具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