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往年,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的奥运融入了更多娱乐元素、青春元素、科技元素,诸如洪荒少女之类的网红引爆舆论场,激发全民创作,内容生产力大量释放,PUGC成为奥运传播大数据中的一大亮点,如何高效、精准组织和包装网红传播中的高质UGC,用数据驱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升级,成为奥运热点传播的一个方向。
各大品牌的借势营销也如火如荼,如何在这场信息大战中戳中用户痛点脱颖而出,大数据的作用凸显。基于用户数据画像的信息投放让品牌营销更精准、更智能,通过大数据去发掘热门话题能更有效地去激活传播,用数据去挖掘奥运热点、去预知受众痒点、去击破传播痛点,大数据让奥运营销的空间更富想象力。详情请搜索阅读《奥运沦为舆论战?细数奥运争端几大原因!》
在这里要补充说一下,奥运会曝光率最高的新闻官是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队凯蒂-奇勒,最事逼。最苦逼忙碌的是里约奥运会公关总监Andrada,除了每天各种洗地堵窟窿,其英语不咋地,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来表达,也是醉了,那您是怎么选上的?
2、王宝强的舆情关注点有哪些?
说几个感想:关注娱乐是无奈也是狂欢,小孩是无辜的,贵圈真乱,生活永远比电影精彩。根据8.16发布的清博舆情分析统计《王宝强离婚事件的几大舆论风暴点》,请微信搜索该文阅读。
补充一下:王宝强创造了超过里约奥运会的话题记录,总话题量超100亿,并引发BBC/CNN等国际媒体报道。试问,在中国谁能做到如此影响力?而且话题将一直持续!这已不是单纯的明星离婚事件,而是中国人价值观、爱情婚姻观、社会百态、生活现实等的综合折射的一面镜子,我们都在其中,无论从哪方面讲,将成为人类历史一个不可忽视的经典案例。
3、分答能成功吗?
从8月初,分答APP及微信,相关信息已经被清空。啥原因?你琢磨吧。分答首先是基于付费的问答。从本质上来说,分答的这种付费问答是一种收敛传播。因为在当下的免费传播中,免费的都已经过载了,这种收费传播本质是一种收敛传播。因此它不可能形成微博般的大规模公共传播,也很难成为新闻的独家信源。可见分答对于微博舆论场的影响是有限的。
对分答而言,更大的成功可能性来自于其专业的领域,特别是有问答刚需的,已经被社会和网络所验证的具有问答刚需的领域,才有可能成功,例如医疗卫生、高考咨询。分答的最大价值就在这种专业的、已成熟的付费领域。而在娱乐、公共事务范围的收费,其传播一定是收敛而有限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分答运营得当的话,它将成为行业的收费语音问答移动平台的代表作。但是它不会成为如微博、微信般的超级的大众化平台。
4、赵薇事件说明了什么?
对于赵薇事件,暂不论其间是非曲折,但形成如此庞大的舆论声势,它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娱乐明星必须要有政治素养。政治素养在近几年当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不仅仅是政界、学界,乃至娱乐界,都要有一定的政治底线意识。这个政治底线是指,涉及到国家的根本立场、民族统一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赵薇事件当中涉及到了台独分子的争议,诸如此类问题,娱乐界也要高度关注。
二是新生代或者说舆论场当中的新粉红势力有了长足的成长。这对整个舆论对冲而言有着积极作用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如果产生极端的言论和行为的话,又会
产生相应的负面效应。这一点在“霍顿抨击孙杨事件”当中有所体现。
三是互联网公司已经具备了非常强大的超级社会活动能力、超级连接能力、超级的金融和资本能力,以及超级的进化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使得互联网公司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使公众由原来的普遍赞许,开始部分地持有中立和怀疑。今年百度也好,赵薇事件也好,相应的这种公司受到一定的质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焦虑、疑虑情绪的大面积生成。
四是赵薇事件表明,这种全网范围内的大规模信息传播的监测分析研究,已经成为社会亟需面对的研究课题。在这一点上,学术界大有可为。
5、小粉红出现,社会蕴义是什么?
“小粉红”现象表示舆论场的左派新生力量已经逐渐成型。在近几年的清朗网络空间行动当中,有早期的“五毛”“水军”等等,这种网络浪潮成为了一种新的现象。而“小粉红”它具有更多的自发性,所以它糅合了“自干五”“五毛党”还有“水军”的一些特点。我认为“小粉红”有它正面的积极意义,即它往往容易形成对某些议题的对冲作用,同时在某些问题上坚持了主流价值观。然而“小粉红”也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即如果“小粉红”过于情绪化,不顾事实的加以责骂和网络谩骂,也会产生灾难性的舆论反弹。
“小粉红”代表着新生代的红色化趋势,这样一种趋势意味着互联网的红色基因还会有持续的增长,因为他们是年轻人。我个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红色基因会有一个更大的增长幅度。但是“小粉红”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因为“小粉红”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理想主义,一旦在现实问题当中遇到种种困扰,碰到一些逻辑上存在问题的互相冲突的社会矛盾,那么“小粉红”也许会有所转变,不再那么情感化和严重的红色化。
“小粉红”其实是近几年网络正能量、主旋律、清朗空间趋势共同作用下的一个舆论新趋势。从帝吧出征到团中央团团系列的爆发,再到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小粉红”本身就意味着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网络民族主义的崛起。同时,“小粉红”某种程度上也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而是有很多的理性思考在里面。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小粉红”出现无事实依据的围攻和责骂的倾向。
6、快手的崛起说明了什么?
目前快手的下载量超过了3个亿,它在悄无声息当中占据了大量青少年的手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是互联网还是产品为王,潜心做好产品可能胜过一切宣传;二是渠道要下沉,快手非常关注边缘和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可见渠道下沉是有意义的。
快手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它不重视大V的作用,而是突出展现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理念非常符合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浪潮以及互联网“平”的思想,我个人认为这种理念是要支持的。快手同时也体现了它的轻松化属性,即年轻人主导整个社交短视频,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才能赢得未来。
我在使用“快手”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我以前很少看到残疾人的家庭生活,在看“快手”看到一个没有双手和男性和一个没有单腿的女性在房间里嬉笑怒骂的场景,让我很感动。
7、 移动视频直播能取代电视吗?
从长远来看,移动视频直播应该会取代电视直播,它的作用就犹如微博对于传统媒体的颠覆。传统媒体在微博的第一波打击浪潮下,产生了媒体的微博化、短平化,同时微信是对短消息的再次矫正。所以移动视频浪潮的同时应该有一个相应的长视频制作的浪潮。当移动视频直播和精英化的视频的录播和制作形成大趋势的时候,电视的末日就到了。同时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更加偏好于社交短视频的话,彼时电视这种观影习惯就将消亡。所以从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来看的话,移动短视频包括较长视频的精英化制作,将会对电视产生重大冲击,尽管有政策的规避和保护,但电视的进一步衰落将不可避免。
我个人感觉移动视频直播在技术上的突破,跟当年微博的突破是类似的,实质上并没有非常多技术本身的本质突破。但是其应用的便捷方式,极大的提升了信息生产力。从这一点来说,移动直播是一大进步。
本质上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自于两大动因,一大动因是技术发展,另外一大动因是人口学的变动。移动视频直播非常适合年轻人。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各个公司,80后、90后年轻人使用移动视频的应用远远高于60后和70后。从这一点来说,移动视频直播对于电视的冲击将会是根本性的。
8、 连云港舆情的官民互动机制启示?
连云港事件是一个典型的邻避效应事件,但在事件过程当中,政府的信息公开在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官民之间信息上的误判。这一点尤其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吸取教训,展开坦诚的沟通。同时我们要看到一个趋势,今天的中国人知识素养已经提升了很多,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社会当中,知识的传播越来越重要,没有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也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社会。所以在网络传播当中,应该把知识传播作为我们政府、网信部门、媒体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的大型门户网站、央媒需要对现代工程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传播进行规划管理。同时政府在上马重大项目工程时,要进行足够的舆论风险评估。今后要构建一些常态化的官民沟通的良好机制,还要准确把握网民的吐槽点、公众的关注点、媒体的兴奋点、本地人的利益攸关点,把握这些关键点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好的官民互动。
以上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的网民,跟五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第一个区别在于他们的收入。这其中代表的他们所具有的事业,以及他所具备的信息素养,跟五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并且随着微信的普及,社会动员的碎片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些变化个人觉得都对我们当下舆情的处理具有很大的影响。
9、 滴滴模式代表的互联网侵袭对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
我们会发现滴滴对出租车公司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使很多传统的消费场景丧失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对新经济的影响是旧经济的消费场景在消失,而这种消费场景的丧失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消费场景变化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变化了,例如微信有了红包之后,我们在网上发红包的概率就增加了很多。所以由此来看,互联网经济对传统行业最大的打击来自于旧消费场景的直接灭亡,然后由此导致了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预期、消费金额的变化。
未来的互联网将会极大地吞噬传统行业的各个碎片化的、分散化的利润空间,会大量的把利润集聚到互联网的最大行业当中的平台上去。所以每一个行业都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演化,这个演化过程将会持续几十年时间,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的生产力,特别是集中化的生产力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从中产生的问题是,我们是要百分百地鼓励这么狂野和锐利的生产力提升,还是要急速地推翻现有的显得老旧的生产关系呢?这是我们需要取得平衡点的地方,否则将会出现大量的传统社会和互联网社会的冲突。这也是滴滴模式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10、 媒体融合能否成功?
媒体融合实现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要机制创新、观念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有了这四个创新才有其他创新,才有可能融合,其中机制、观念和人才是核心,技术是后续的。
然而当前媒体融合最大的问题在于更多地展示我们在某一个具体项目中的进展,而不是展示我们在机制、观念、人才上的创新,这一点是本末倒置的。互联网事业最重要的是人,我们不可想象一个传统媒体会让一个80后担纲几百亿美金估值的公司的老总。所以这就是我们要突破的思想禁区,突破体制、思想和人才的禁区,媒体融合才有可能成功。
11、 微信微博能火多久?
微信会在可预见的数十年内持续地成功,原因在于微信对于自身功能的扩张仍然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而微信只需要把点对点的通讯守住,它的活跃性将不会有明显的下降。但是移动视频直播,包括各种各样的其他应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微信的消费时间。实际上,凡是跟公共传播和私密传播有关的应用,都有可能降低微信的活跃时间。同时微信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变成一个隐性自恋的炫耀式的公共传播空间,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一部分人微信使用的异化。这种趋势表示,微信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有一个临界点,如果你的好友数量、关注的公号数量是在未过载的状态,那么微信对你而言不是负担;而一旦过了临界点,在心理上、信息获取上,微信就成为了一种负担。所以就看到底有多少人过了临界点,从长远来看,过临界点的人会越来越多,按照这样的趋势,微信可能会在某个年份到达一个顶点,如果微信能够对年轻人的吸引度持续增加,这个顶点就可以往后延伸。但如果最终年轻人不再进入,那微信肯定就趋于衰亡了,这个社区的生命周期也到期了。这是我对微信的一个判断,总的时间应该至少要有十几年。
我在2014年初力挺微博,在环球时报写了一篇文章看好微博潜力,今天的微博印证了我的观点。微博是典型的公共传播,就微博的寿命而言,微博最近开始面临着视频直播的挑战,但因为微博现在本身内置了一直播以及秒拍,所以说微博实际上成功地化解了移动视频直播的浪潮,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这一次已经借力了。微博是包括Twitter、YouTube、Instagram三个的合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的寿命在可预计时间内将会有一个新的增长。
双微局面将会长期持续。
12、 VR前景到底如何,有这么乐观吗?
对VR而言,我认为它是有一点“虚胖”的,这个浪潮近期有点空。主要原因首先是VR的设备贵,获得比较好的体验要花费一万多,这个价格对现在网民来说是一个门槛。二是在销量上中国至今还没有突破500万套分众级别的科技的门槛,所以它的量不够普及。三是人们使用VR的需求是一种低频需求,而不是高频需求,所以VR的发展可能不会如AR那么火爆。我认为VR在目前来说,在今年到明年还不会真正形成市场的广泛热潮,它爆发周期还要往后延。当出现普通人的爆款性应用,即普通人能玩的、高频的又好玩的应用,它才有可能产生热潮。
VR和AR这两大新技术的特点跟移动互联网有很大差异性的,VR强调的是体验感,AR强调的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充分融合,移动互联网目前是以智能手机平台来呈现出来的,所以VR和AR今后大规模爆发的话,将重构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这是未来让我们充满希望的一种前景。
13、如何转化网络冷爆力?
当事人确实会很困扰,公众至少在舆论上要根据事实支持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同时对明显涉及诽谤,谩骂的网络行为,各网络平台可能需要降低其传播力度政府管理部门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网络冷暴力事件要表明态度,采取降温措施。
来源:公关界的007
(普勒公关:传播创意与热点解读,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planpr)
(普勒公关:传播创意与热点解读,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plan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