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现代科学理论。今天,普勒公关为大家举例网易云音乐运用心理学知识“巴纳姆效应”的日常公关形象塑造和危机公关处理。在这里提一下,“巴纳姆效应”的“巴纳姆”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影响最深刻的公关之父之一。
一、公关形象塑造:运用“巴纳姆效应”塑造网易云的品牌形象
网易云音乐从2013年进入市场,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在几大音乐巨头(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腾讯旗下的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百度旗下的百度音乐等)中脱颖而出,成功居于音乐播放器的第一阵营,这离不开网易云音乐的公关形象塑造。一直以来,网易云音乐主打“社交音乐”,以“走心、暖心、懂用户”等充满人文关怀的形象活跃于用户群体当中,而公关的日常操作也围绕着品牌形象来展开。
相信网易云音乐的公关部对“巴纳姆效应”一定很熟悉,网易云音乐的几篇刷屏朋友圈的H5测试都暗含着此理论。
2018年8月,网易云音乐以H5《内外人格测试》又一次在朋友圈刷屏了,以至于后期朋友圈的H5链接被封限制。不少人晒出测试出来的“真实”人格,表达对测试结果与自身人格特征高度契合的认可。普勒小编也做了测试,在简单地答完6道题之后,我收到了一份外在人格“爱人者”,内在人格“反叛者”的结果,其评论是“外在热情、一诺千金,内在勇敢、向往自由”,我下意识地认为,这就是在说自己呀!
但仔细研究其他结果后发现,测试的结果都偏向正面的解读,每一条都像在反映自己。其实这是陷入了“巴纳姆效应”。
但仔细研究其他结果后发现,测试的结果都偏向正面的解读,每一条都像在反映自己。其实这是陷入了“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曾对自己的魔术表演评价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人格测试,要求学生对测试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这个测试的结果是一样的人格评语(可参考普勒公关的上一篇文章),但多数学生认为评语与自己高度契合,最终的平均评分为4.26分。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而这个测试的实验结果在20世纪50年代被心理学家保罗·米尔称之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 又称福勒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网易云音乐的H5《内外人格测试》就是运用了“巴纳姆效应”,以笼统、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再加上主观验证(从主观上相信某些事情,普勒的上一篇文章有解释),使得无论测试出的结果是什么,都会让人觉得是在说自己。这种迎合用户心理的公关推广,提高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属性,增强网易云音乐在用户心里“暖心、走心、懂用户”的品牌形象。
二、公关危机处理:受“巴纳姆效应”影响的“网抑云”,公关摇身变为“网愈云”。
同样也受是“巴纳姆效应”的影响,此次的影响把网易云推上了热搜。
”2020年下半年,“网抑云阴乐”频繁出现在社交网络上,“今天,你网抑云了吗?被网友刷屏微博、微信上。网易云音乐被调控为“网抑云阴乐”。
有数据表明,网易云音乐25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83.5%。正处于敏感期的年轻人,更容易在某个时刻被共情力极强的音乐勾起情绪波动,进而在网易云音乐的乐评区抒发当时当刻的情绪,或者是在评论区里与其他伤感的心声互动。
在乐评区中,网友的共情建立在评论的描述与自身过往经历的相似性,事实无论有还是没有,都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认为自己也是描述中的那样,一样跟着“丧”了起来。
“巴纳姆效应”造成的“人人都是抑郁症”现象,其公关的重点应该是表达出的抑郁共识背后的情感所在。
这种消极的“巴纳姆效应”使网易云陷入了公关危机,面对或跟风或恶意的玩梗群嘲,网易云音乐作出了“拒绝无差别网抑云”的回应,通过三大举措,举措一,“云村治愈所”招募万名心理专业村民、上线“抱抱”彩蛋,鼓励和尊重真实情绪表达;举措二,对恶意行为说“不”,升级《云村公约》,加大虚假编造、谩骂攻击内容清理力度;举措三,招募万人乐评团,发起评论征集大赛,鼓励有爱、有趣、有料的乐评。
除抱抱彩蛋的产品端回应之外,网易云音乐还对外发布态度海报,用“每一种情绪都是真的”,有力反击“网抑云”的无差别情绪攻击。这种号召大众看到文字背后的真实情绪,尊重并捍卫每个人借歌曲抒发情感的权利,引导乐评区的正向情绪,也让用户对网易云音乐的好感度上升,温柔而无声地保护每一种情绪,彰显平台一以贯之的包容性及温度感。
在丧文化流行的时代,网易云音乐的这些举措,更立体地凸显了品牌的社会担当,赋予自身更强烈的音乐治愈基因,彰显出网易云音乐赋予品牌更浓厚的人文关怀。而这一次的危机公关处理也及时维护了品牌形象,将品牌舆情的“危”转变为品牌塑造正向形象的“机”,“网抑云”摇身一变成为“网愈云”。
无论是日常的公关形象维护还是危机公关处理,心理学、营销学、广告学等应用型学科皆可成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学科工具,其重点在于对现象背后深刻内涵的解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