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商业机会
New Business Opportunity

邮箱
chenyong@planpr.cn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点评报道 >
新闻反转的背后,消费的是公众情感
(2020-10-20)
2020年,“鲍某某涉嫌性侵案”成为新闻舆论图鉴里最为刺眼的一个符号。从4月9日《南风窗》刊发文章至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真相的揭开,该事件步入公众视野逾160天,网友们的态度从保护众人呵护的未成年受害者韩某某和义愤千夫所指的“性侵犯”鲍某某,迅速变成了观看诈骗集团和好色之徒故事的吃瓜群众。这好似先前的喜怒哀乐从未发生过,剧本一换,全网进入大型互联网抖机灵大赛。类似这样的新闻反转引发全网从伸张正义到集体打脸的事件几乎每一年都在上演。

 
“2016年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罗一笑事件”、“2017年陕西榆林产妇跳楼自杀事件”、“2018年重庆女司机事件”、“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2019年周口男婴失踪案”、“2020年罗冠军事件”、“鲍某明涉嫌性侵案”......
 
我们置身于情绪先行、呐喊围观的后真相时代,这个时代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创造者、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风口的引领者,只要这个人能抓住公众的情感,并引导情绪的爆发。

 
邹振东老师在《弱传播》里提到“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互为逆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强者,就是舆论世界的弱者,舆论的洪流总会自然地往弱者一方倾斜”。舆论是相对弱势群体的武器,未成年遭养父性侵;女孩控告男友强暴;女士散步晕倒后孩子丢失等以“受害者”正处于弱势环境的反转事件层出不穷,“受害者们”懂得利用自己处于弱势群体的优势,消费公众在愤怒、悲悯、维权等或明或暗的情绪交错之间的善意,人们陷入“弱势群体处于弱势”的思维怪圈,相信“弱势群体”陈述的真相,“对真相的叙述”逐渐代替了真相本身,公众爆发出的情绪成为拟态环境和真实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人们只相信自己幻想中的事实。
 
 
但拟态环境不能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环境,当幻想破灭时,真相攻破了“对真相的叙述”,公众的谴责、埋怨、自嘲等情感接踵而至。这类反转事件,有一天将会像狼来了一样,这个世界将不再为反转的新闻而愤怒,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不仁、司空见惯和无动于衷。那些需要伸张正义的事情,也不再有人打抱不平。到那时,世界将充满冷漠。
 
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共情是一种善意,但真相永远是放在第一位,在真相还未浮出水面时,无底线无依据地偏向弱势群体或者困于“弱势群体在任何一件事都处于弱势”的刻板印象中,这不是伸张正义,而是抹黑正义。
 
不急于判断,不急于定义,保持“情感的客观性”,保持探索客观真相的欲望,或许这样,我们的情感才能免于被消费,世界才会有更多的信任与美好。
新的商业机会
New Business Opportunity

邮箱
chenyong@planpr.c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