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普勒阐述了公众与影响舆论的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今天普勒为大家讲解公关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于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李普曼论述了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也即“刻板印象”,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了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而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个事物之前就用头脑中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解释了眼前的某个事物。这不仅简化了我们的思维习惯,同时也简化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会看到哪些事实以及从哪个角度来看待这些事实”。
比如,一位资本家自以为真切地看到一系列事实和人性的某些方面,而反对他的社会主义者却看到另一些事实和其他方面,以及双方都认为对方荒唐变态。他们真正的分歧仅在于视角不同,差异是由资本家和社会主义者各自不同的刻板印象造成的;一位美国编辑写道“美国没有阶级”,而《共产党宣言》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果你的思考方式与这位编辑一致,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些印证其观点栩栩如生的事实,而与之相悖的事实则是模糊且无效的。如果你以这位社会主义者的方式思考,那么你不仅会发现相反的东西,而且即使在与那位编辑所见相同之事上,亦有不同的观察重点。
刻板印象使我们在认知事物时被遮蔽了认知的全面性,上面的两个例子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心理学知识解释,“防逻辑隔离层”,这是指一个人的观点无法被有力的逻辑、理性的辩论或明显的事实所改变。人们会使用“防逻辑隔离层”作为确认自己世界观的工具,同时也会使用“防逻辑隔离层”作为拒绝反对观点的工具。不难发现,刻板印象与“防逻辑隔离层”的关系是相互的,很多时候乌合之众为何会如此固执也与其两点相关,当然这里还包括个体与群体心理的其他因素,后面普勒也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公关方面的心理学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公众的刻板印象往往是他们和事实之间最大的屏障。近些年来,由于刻板印象造成舆论焦点对事实全面性、客观性忽略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近期成都新冠病毒感染女孩赵某,其活动路线涉及几个酒吧就因与刻板印象中传统女性不符,被网民论为“生活不检点、“转场女王”等污名;望江女孩溺亡,在场民警被推上舆论焦点,网民对警察这一群体承担着“完美救助者”的刻板印象忽略了事件环境的客观因素;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因女司机的刻板印象该名词被推上热搜又一次的将女性司机污名化等案例皆因公众对其特有名词的刻板印象造成的舆论片面性的焦点。
作为公共关系从业者,在提出任何改变公共事务的步骤之前,需要先考虑公众其事件原有的刻板印象,判断其属性是否能被打破和提倡。例如丁真被签约国企打破“网红”低俗化的刻板印,公关人员要为打破刻板印象对公共事件的负面固有化而努力,当刻板印象又一次地出现在了舆论的浪潮之中,事件当事人能否突破公众刻板印象的怪圈,也是公关人员所负起的社会责任之一。